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56章 秦本纪(十八)

第56章 秦本纪(十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秦惠文君元年,楚国、韩国、赵国、蜀人来朝拜。

秦惠文君二年,周天子派人祝贺。

秦惠文君三年,举行冠礼。

冠礼是二十岁,这样也能让我们反推秦惠文君的年龄,他反对变法的时候,最大也就是个十来岁的娃娃,说不定是个三五七八岁的娃娃。

秦惠文君四年,天子致“文武胙”。实质呢,就是给分了点腊肉,代表什么呢?我非常认可你啊。其实没什么大的意思,毕竟周天子实质上影响力有限。这一年齐国、魏国称王。

要知道之前诸侯国都是公侯伯子男,都是臣,明面上都是承认周天子的领导权的。现在这块遮羞布被扯开了。

这里还有个小曲折。秦国变法后越来越强,魏国却在对秦国齐国等国家的战争中,越来越处于弱势,干脆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毕竟周天子还在,自己称王名不正言不顺,舆论压力还是很大的,咱俩做难兄难弟啊。这就是“会徐州相王”。魏惠王也改此年为后元年。

要说称王的,除了周天子,也就是楚国自楚武王以来一直称王。现在北方的这些国家居然也称王,楚威王对此愤怒不已,“寝不寐,食不饱”。魏惠王后二年,楚威王领大军攻打齐国,赵、燕两国乘机出兵攻打齐国。本来嘛,大家名义上都是哥们,你现在非要升级到叔伯辈,太侮辱人了!所以,揍你没商量!

秦惠文君五年,阴晋人犀首做了秦国的大良造。这里所谓的犀首,实质上是指魏国人公孙衍,公孙衍据说是跟张仪旗鼓相当的一位人物,也是位纵横家,在秦国的时候想着怎么让秦国争霸,到魏国以后就想着怎么把秦国挡在西边别跑出来。不过他留下来的事迹不多。不知道是不是双面间谍,或者就是个单纯的政治家。

说起来商鞅也好,公孙衍也好,张仪也好,甚至包括更早的百里奚、蹇叔,后面的李斯,都是外国人,都做到了相当高的位置。秦国为了强盛,成为了一个相当开放的国家,这些人也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真的验证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至于为什么只有这些外来的和尚才真的把经念下去了呢?我猜测大概有两种个原因,第一,本国人知根知底,你要从底层爬到高层,不但使绊子的人多,更容易被看不起,谁不知道谁呀,缺少神秘感和尊重;第二,本国人利益相关团体太多,盘根错节里,不知道谁就能成为你的弱点,牵住你的手脚,让你动弹不得,但外来的人光棍啊。所以,这些有大本事的人,在国内混不下去,到国外去找机会,找到的名垂千古。找不到的当然就淹没在历史的洪流里了。

秦惠文君六年,魏国晋献了阴晋,秦国把阴晋城改名宁秦。

秦惠文君七年,公子卯带兵跟魏国打仗,俘虏了魏国的将领龙贾,斩首八万。这里的公子卯有人说是之前被商鞅骗到俘获得魏国将领,被骗到秦国,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投靠了秦国。至于原因,据说是因为魏国没有把他交换回去而是立了别的公子做太子(吐个槽,就你这被商鞅骗得这么结实的智商,把魏国交给你你守得住吗?)。也有人说这里是笔误,真带兵的是公孙衍。不管是谁,魏国败得很惨就是了。

秦惠文君八年,魏国交出了河西之地。

我们看秦国的历史,河西之地是提了又提争了又争,从秦国对晋国到秦国对魏国,反反复复,为什么这块地就这么被一遍又一遍的抢来抢去呢?第一,秦国不过黄河的话,他走不出去,过了河西之地,才能到黄河边上;第二河西之地是产粮区,产粮区在古代的意义我们不必过多强调,没有粮食打个屁的仗啊。多一块种粮的地,是稳定国家的一大助力。

秦惠文君九年,秦军渡过了黄河,夺取了汾阴、皮氏。这时候魏国的君主还是魏惠王。秦惠文君跟魏惠王在应地会面。然而一切都不能阻止秦军东进的步伐,同一年,秦军围攻焦城,焦城投降。

秦惠文君十年,张仪担任秦国相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