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黑暗馆不死传说 > 第二十四章 分裂的明暗

第二十四章 分裂的明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

正如玄儿说的,我累了,自己也知道身心都已接近极限。www.xiaoxiaocom.com

从18年前的案发现场出来,我们离开西馆。回到北馆。时间早己过了7点半,快到8点。屋外的光线从各处的缝隙透射进黑暗馆。但是,天空依然阴沉沉的,远不像是台风刚过去的样子,光线都很微弱,宛如黄昏时分。

进入北馆后,我们分开了。玄儿往西侧的边廊走,说再去望和姨+++画室看看,确认一件事。

还要确认什么?虽然我很在意,但没有问他。我已经非常疲惫。我想哪怕暂且先回东馆二楼的客房小睡片刻也好。

我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在东西横贯北馆的主走廊上。途中,我隐约听到八音盒的声音,可能是游戏室里的自鸣钟在报时吧。因为是上午,那可能是《黑色华尔兹》的曲调……

与游戏室相邻,位于主走廊南侧中央的沙龙室半开着一扇门,但里面好像没人。难道宅子里的人还没起床?我想着,继续往前走。周围一片寂静,突然,传来音乐声,这不是八音盒,而是钢琴声。有人在前面的音乐室弹奏钢琴。

美鸟和美鱼那对双胞胎的面容顿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不是前天傍晚听到的萨提的《米诺谢奴》,而是一首我不知晓的曲子,节奏舒缓,略显灰暗(……这是舒伯特的曲子),但没有那样阴郁、倦怠,带有悲剧性的哀切感(……弗朗茨舒伯特的《第二十号e长调钢琴鸣奏曲》第二乐章)……

向左拐到东侧边廊上,便是音乐室的入口。和前天傍晚一样,那左右对开的黑门稍稍留有空隙。

当时,我在这儿被从对面房里出来的望和叫住,但现在她已经离开这个世界。这么一想,我突然感到十分凄然。

死是无法理喻、不可理解、异常残酷的现象吗?

望和死了,留下本该先她而去的儿子阿清。只要不发生“复活”的奇迹——玄儿所说的“不死性”的第二阶段,她就不会再出现在我的面前。她不会再游荡于宅子里,寻找阿清;也不会再感叹他的不幸而强烈自责。死是残酷的,但换个角度看,她的内心是否能因此而平静?

从里面透出微弱光亮,我蹑手蹑脚地靠近音乐室房门,悄悄望去。

在自己左首的房间深处放着黑色的大钢琴,其表面也被加工,没有光泽,以免映出人影。键盘在屋子里侧,那对双胞胎并排坐在椅了上。

两个人丝毫没发现我在偷窥,非常认真地弹奏着。她们的弹奏谈不上出类拔萃,时时走调或停顿,并且时常重复弹奏一处。由此可以判断——她们可能在尝试新的曲子。

瞬间,我想和她们打招呼。因为有件事很想问她们,也必须问她们。但是,我随即决定暂且不问。我太累了,而且还没有理清头绪,也下不了决心。

——我们两个人是一个人啊!

——中也先生,和我们结婚吧。

内心奇怪地骚动起来,我想起了昨天的事情——在她们卧室里,突然遭遇求婚。

——然后一直在一起……好吗,中也先生?

——永远在一起……好吗,中也先生?

我离开音乐室,向东馆走去,身后传来时断时续的悲伤旋律。

当我从有电话室的那个小厅出来时,已听不见钢琴声,但内心的骚动却难以消退。

独自回到东馆后,我先去洗手间上厕所,然后洗洗脸。我站在那个装上不久的镜子前,发现脸色比想像中还要憔悴。

面容苍白,像被吸了血,眼睛下面略微有点眼袋。也许是心理作用,脸颊显得有些消瘦。头发蓬乱,胡子拉碴,更让自己像是个重病患者。

我不禁重重地叹口气。

我连梳头、刮胡子的力气都没有,用冷水润润干渴的嗓子,拖着沉重的脚步,又回到走廊上。这时——

“啊,中也先生!”

传来意外的叫声,我停下脚步。

“中也先生,果然……”

走廊的门开着,美鸟和美鱼站在那里。两个人迈着小步,步调一致地走到我身边。

“刚才,你去音乐室了?”右侧的美鸟说道。

“去了吧?”左侧的美鱼重复一遍。

我差点语无伦次,好容易才镇静下来:“你们发现了?”

“感觉。”

“是啊!”

“以为你会听到最后,所以才继续弹的,可是……”

“听一半就走开了,真残忍啊,中也先生。”

“啊,我没有那个意思!”

“我们弹得还不好,也没什么。”

既然美鸟提及,我便顺势同:“那是萨提的联奏曲?”

“不是。是另一首曲子。”

“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你不知道吗?中也先生。”美鱼问道。

我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后半部分很难。鹤子弹得很好,我们就有些勉强。”

“或许妈妈弹得更好。”

“不知道……”

今天早晨,她们穿的不是和服,而是洋装。黑色的长袖衬衣配上黑色及膝的裙子。衣服依然在肋腹部缝合在一起。这是我首次看到她们穿黑色衣服。这是为被害的望和服丧吗?”中也先生,你去哪里了?”美鸟问道。

美鱼接着说:“是啊,是啊!你没在玄儿哥哥的卧室里……”

“是和玄儿哥哥一起去了什么地方吗?”

“是的。嗯,去了好几个地方。”我低着头,含糊其辞,“听说我不省人事的时候,你们一直在我身边。是玄儿告诉我的——谢谢!”

“我们很担心你啊,中也先生!”美鸟说道。

“被蜈蚣咬的地方,已经没事了吧?”

“虽然还疼……不过,没事了。这辈子,我再也不想看到蜈蚣!”

“关于这个宅子的情况,大哥详细说明了吗?”这是美鱼的问题。

“是的,嗯。”我又含糊其辞,随即反问起来,“你们没有睡吗?”

“想睡的,但一会儿就醒了……”

“有很多问题放心不下,睡不好……”

“是吗?”我没有再说下去,默默地在走廊上迈开脚步,她们略显慌乱地追上来。

“你累了,中也先生?”

“你要休息,中也先生?”

“是的。”

“先和我们说会儿话吧?”

“是啊,是啊!和我们说一会儿吧,好吗,中也先生?”我们正好走到舞蹈房门口。她们俩推开门,抓住手,把我拽进去,我也没认真反杭。对于她们的这种行为,我觉得与其说是任性,倒不如用天真形容更为恰当。

舞蹈房昏暗而宽敞,只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射进来的微弱光线。她们只开了一半的灯,将我拉到屋中央,然后慢慢地从我身边走开,在黑红相间的地板上,踏起奇怪的舞步。那奇怪舞步与我第一次和她们相遇时所看到的舞步相同……

“中也先生,你喜欢跳舞吗?”

她们停下来,其中的一个问道。看见我傻乎乎的样子,两个人开心地笑起来。

“如果下次来,一起跳舞吧!”其中一个说道。

“到时候,把玄儿哥哥也叫上,四个人一起跳,让鹤子弹钢琴。

“好吗?”

“好吗,中也先生?”

“一定很开心!对吧,中也先生?”

“啊……是,是啊!”

我不能断然拒绝,只能含糊其辞。她们满足地微笑着,又静静地朝西侧——面向庭院的墙壁走去,走了几步后,同时转过身。

“在这里……”说话的是美鱼,她将右手放在耳后,“在这里经常能听到幽灵的声音。”

“幽灵的声音?”我猛然想到了什么,但还是觉得不解,“真的吗?”

“真的!能听到这宅子里的幽灵的声音。对吧,美鱼?”

“是的。有男的,也有女的,各种各样。”

“因为是老宅子,所以有各种各样的幽灵。”

“我也听到过。”我坦白地说起来,“第一次在这里碰到你们后,虽然别无他人,但不知从何处隐约传来嘶哑的声音。”

“是男人的声音吗?”美鱼问道。

“嗯,可能吧。”

“那就是男幽灵。我也曾听到几次。”

“幽灵……那,真的?”她们的脸让我想起美丽的洋娃娃,我看着她们,非常认真地问道,“真有那种东西?”

她们似乎觉得可笑,咯咯地笑起来,笑声清脆剔透。

“开玩笑的,中也先生。”过了片刻,美鸟说,“这个世界不可能有幽灵!”

“是啊!不可能有。”美鱼附和着,“中也先生,你相信有幽灵?”

“不,那……”我缓缓地摇摇头,“那么,那到底是什么声音?事实上,我亲耳听到的。和你们第一次相遇后,我还听到过一次。”

“你听到的那个男人的声音一定是我父亲的声音。”

“柳士郎?”

“是的。你碰巧听到父亲和南馆的某个人说话。”

“为什么我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我稍稍加重语气,“为什么?”

“是传声筒。”美鱼回答,“穿过天花板的传声简年代久远,有了损伤。有损伤,就会有裂缝。所以,声音——在西馆起居室的父亲和南馆的某人通话时的声音就从那里漏出来,有时,我在这儿也能听到。”

“这座宅邸建造之初,就有传声筒了。那样的老设备肯定到处都有损伤。”

“如果是女人的声音,那就是鹤子或者羽取忍。”

“啊!”

我用力点点头,想起来了——前天,危在旦夕的蛭山丈男被抬到南馆的房间里——诸居静和忠教母子曾住过——那里就有像“牵牛花”一样的喇叭形器具。

“除此以外,还有几个地方能听到幽灵的声音。”

“是的是的!如果突然听到,真会以为是幽灵。”

“原来如此……”

……是吗?我终于想起来了。

昨天,在检查完蛭山的尸体和犯罪现场后,我和玄儿、野口医生三个人去北馆的途中,在客厅遇到阿清。当时,阿清和玄儿之间的奇怪言行或许也是……

在我独自思考之时,双胞胎的身影从视线中消失。两人躲到墙角的那座屏风后面。难道她们想重现首次相遇时的情景吗?

“中也先生,这边!”美鸟从屏风右侧露出脸。

“这边,中也先生。”美鱼从左侧露出脸。

我向屏风走去,脸上的微笑僵硬。那天。当她们说着“我们是螃蟹”,从屏风后出来时,我无比震惊。虽然只过了两天,但不知为何令人怀念。

“喂,中也先生!”

“喂,中也先生!”

我走到屏风前,她们从左右两边露出脸,突然尖声问起来。

“杀望和姨+++人是谁?”

“杀望和姨+++人是谁?”

2

杀浦登望和的凶手是谁?

她们突然提出问题,我不禁感到更加矛盾。理性和情感、逻辑和情绪、客观和主观、否定和肯定……众多的对立项交织着,搅乱我的内心。

尽管我一时无法回答,还是尽量显得镇静,以免内心的骚动和狼狈被察觉。我不知道效果如何,至少她们对我的哑口无言并未表现出过分的疑惑。

“中也先生!”美鸟说道,“谁杀了望和姨妈?你和玄儿哥哥不是捉拿凶手的侦探吗?”

“中也先生!”美鱼说道,“还不知道凶手吗?有大概目标吗?”

“你们呢?”

她们美丽的脸庞仿佛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我来回看着她们,反问起来。

“你们怎么想?”

“我们……”

“我们……””关于杀害蛭山的凶手,你们曾怀疑羽取忍和阿清。望和这件案子,你们也那么怀疑?”

“怎么会?”

“怎么会?”

两个人异口同声,眼睛圆睁。

“两起案子的情况完全不同。”

“阿清不会杀姨妈。”

“我觉得阿清很喜欢姨妈。”

“也不是羽取忍。”

“我觉得羽取忍也不十分讨厌姨妈。”

“那你们觉得凶手不是同一个人?”

“那也不是。姨妈和蛭山都是被勒死的……作案手法相同,不是吗?”

“因为是同一个凶手,作案手法才会相同。”

“——即便如此,望和和蛭山的‘情况完全不同”,对吗?”我试着套她们的话。她们俩都用力地点点头。

“因为望和姨妈是家族成员,而蛭山是佣人,是外人。”这是美鱼的回答。

“而且姨妈和我们一样,是受到特别祝福的人。蛭山是普通人。”美鸟接着说。

“所谓‘特别祝福’是指继承了达丽娅夫人的‘不死之血’吧。总而言之,首先在这一点上,望和和蛭山是不同的,对吗?”

“是的。”

“是的。不过,中也先生,你已经和我们一样了……”

“那是因为我在‘宴会’上吃了‘达丽娅之肉’吗?”

两人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一起用力点点头。

望和和蛭山不一样——玄儿也说过类似的话。望和被害与蛭山被害,两者意义不同。他好像是这么说的。当时,我就对那种说法感到别扭……是的,关键是这个。

并不仅仅是家族成员和佣人,亲人和外人这个层次的问题。

在他们看来,蛭山和望和的生命分量原本就截然不同。一个是受到“达丽娅的祝福”的人,一个是没有受到祝福的人。一个是不死的生命,另一个则并非不死的生命——正如玄儿所说,即便同为凶杀案,“内涵不同”。

我重新回想、比较浦登望和和蛭山丈男的死状。

杀人手法确实相同。蛭山被裤带勒死,望和被围巾勒死。案发现场都在宅子的房间里。凶手都是在没有第三者目击的地方行凶。但是……

一个是即使不动手,也早晚要死的蛭山;一个是如果不动手,就绝不会死——宅子里的人相信这一点——的望和。

也可以用这样的说法来比较两个遇害者——蛭山只有短暂的未来,望和却有无尽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两条性质截然不同的生命……凶手却用同样的方法,夺走了他们的生命。

凶手究竟为何杀他们?凶手为何一定要杀他们?

借用玄儿的话来说,这是“藏在凶手内心深处的问题”。“在他人无法窥知的内心深处,隐藏着重大而实际的邪念”。我也这么想。不过,重大而实际的……那到底是什么样的“邪念”?

“还是那个人可疑。”美鸟开口说道。

“对,还是那个人。”美鱼附和着。

“那个人?”我问道,“谁可疑?”

随即,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江南!”

“江南!”

“啊?”我不禁眨了几下眼睛,“他为什么可疑?”

“因为……”

“因为……”

“昨天我们去客厅和他聊了一会儿。不过……”

“他什么都没说。”

“擅自闯入本身就可疑。”

“可疑。”

“他是不速之客,不是吗?”

“也许他并没有丧失记忆。””也许他能说话。”

“那全是演戏。或许他原本就是来做坏事的。”

“或许他精神失常。”

“是杀人狂。”

“对,杀人狂。”

“啊!杀人狂?”为了不让她们听到,我悄悄地吐口气,“嗯,或许他的确是个可疑人物,但是……”

但是——我在心里默默反驳:在研究蛭山被害状况时,他首先被排除作案的可能性。

在犯罪现场的那个南馆房间和储藏室之间有扇暗门。凶手事先知道,并从那里出入。不速之客江南不可能事先知道暗门的存在。他应该不知道。所以……

当我默不作声的时候,她们都将脸缩回屏风后面。随即,她们又慢慢地,从屏风左侧露出身体。

“中也先生,你怎么想?”

“中也先生,你怀疑谁?”

美鸟向左,美鱼向右,各自歪着小脑袋。

“嗯……”我将目光从异形的两人身上移开,缓缓地摇了摇头,“我还没有怀疑什么……”

撒谎!我在心里默默说道。

“我还没有怀疑什么……”这是在撤谎。

我有怀疑——

和玄儿再次研究了望和被杀的现场后,从那个壁炉暗道进入红色大厅探讨凶手时,我就一直在怀疑,怀疑眼前的这对双胞胎姐妹才是真正的凶手。美鸟和美鱼,她们才是杀害蛭山和望和的凶手。所以我才会感觉别扭。

“是你们杀的吗?”这就是我“必须问她们的问题”。不管她们怎么回答,我想如果仔细观察她们的神情,多少能获得一些确切的感受。但是……

最终,我没能问出口。除了不敢问,还有一个原因——现在,我身心疲惫,能否很好地观察她们的反应,心里没底。

“对了——”我岔开话题,我还想问她们一个和凶杀案没有直接联系的问题,“我一直想问你们一个问题。美鸟小姐,美鱼小姐,你们——”

“我们?什么?”

“我们什么,中也先生?”

两个人依然歪着小脑袋。我索性单刀直入。

“今后,你们依然保持现在的状态……像现在这样,身躯相连地生活下去吗?”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中也先生?”

“什么‘什么意思’……你们不打算接受外科手术,把身体分开吗?”

“分开?”

美鸟打断我的话,声调高得像是在喊叫。与此同时,美鱼也是相同反应。

“分开我们?”

尽管被她们吓了一大跳,我还是继续说下去。

“野口医生也说了。你们共有的器官并不是很多,分离手术绝非难事。如果这样……”

“我们要被分开吗?”

“我们要被分开吗?”

两人反应强烈,超乎我的想像。不仅声音像是大声叫喊,脸色也跟着苍白起来,眼睛睁得大火的,噙着泪花,嘴唇微微颤抖,像是因恐惧而战栗……这些充分说明我的话语给她们带来巨大冲击。

“我觉得你们不能一辈子都连在一起。”我直视着她们,尽量保持平静的语调,“今后,你们或许要到外面的世界去。这样才会和别人相爱、结婚。像这样还是……”

“不要!”

“不要!”

开始,两个人小声地回应。我一说“可是”,她们的声调也高起来。

“不要!”

“不要!”

我刚要再说“可是”,她们最大限度地嚷起来。

“不要!”

“不要!”

那声音听上去犹如吼叫。美鸟将左手放到美鱼的右肩,美鱼将右手放到美鸟的左肩,紧紧相拥,不停地摇头,乌黑光亮的头发被摇得乱舞。

“绝对不要!”

“绝对不要!”

“你说的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你们说的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中也先生,还有野口医生!”

“我们两个是一个人。”

“我们永远是一个人。”

——她们激烈反对,带着哭腔,大声嚷叫着。

“我们不想被分开。”

“我们不想被分开。”

“要是被分开,分成两个人,我们宁愿去死。”

“是的。要是分开了,索性死掉好——”

我十分狼狈,做梦都没想到她们竟会如此反应,甚至有点后悔提出这个问题。同时,我突然想起野口医生在说到她们的分离手木时,曾说的一句话。

——她们的问题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

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

原来如此?

我只能傻站在那里,她们两人紧紧相拥,俨然不愿被分开的架势。

3

我总算将那对惊慌失措的双胞胎稳住,随即逃离舞蹈房,回到二楼的客房。当时已经8点半。

看到她们的反应,我终于明白野口医生说的“问题不在身体上,而在心理上”的意思。也就是说相比先天性肉体的粘连,更为困难的是如何解决两人心理上的连接。

之前,忧虑她们未来的柳士郎和野口医生肯定提出过外科手术方案,她们肯定都像刚才那样,强烈抗拒。

——我们啊,两个人就是一个人。

——我们一直是一个人……

是的。在她们看来,这不是什么比喻,而是应有的形态。

她们作为让野口医生惊叹的“完全h型双重体”来到人世,在这个封闭的宅邸中,她们极其自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奇异形态,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产生自卑感和受歧视的意识,正因为如此,她们才会如此激烈抗拒。不仅是肉体,她们在精神上也早已合而为一,难以分开。

两个人是一个人。

两个人是一条心。

因此,对于她们来说,“分开相连的身体”可能比“死”还要恐怖。而且,恐怕无人,也应该无人有权以将来为理由,强行对她们实施分离乎术,所以……

她们保持现在的样子,度过一生吗?即便10年后、20年后……不,即便100年后、200年后,继承达丽娅“不死之血”的她们永远会这样……

啊,不!不能这样,我不能陷进去。

不能这样!我不能陷进去。

玄儿围绕“不死”讲了许多。或许我应该把那些话看做是浦登家族的共同幻想,付诸脑后。现在,我必须在此基础上,让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混沌吞噬的内心平静下来,尽量客观地重新思考凶杀案。

我坐在床边,从旅行包里拿出香烟,打开封口,思索起来。

我……我怀疑美鸟和美鱼。

我怀疑她们可能是两起案件的元凶。

这是在研究了各个事件的状况后,得出的一个逻辑性结论。

让我再整理、确认一下。关键在于两起凶杀案中都存在着“暗道问题”。

在第一起凶杀案——蛭山丈男被害的事件中,凶手利用储藏室的暗门,出入犯罪现场。因此,凶手事先知道那扇暗门的存在。这是第一起凶杀案中的“凶手条件”。

在第二起凶杀案——浦登望和被害的事件中,尽管休息室的壁炉内有暗道,凶手还是打破窗户玻璃,逃入隔壁的红色大厅。因此,凶手并不知道壁炉中有暗道。这是第二起凶杀案中的“凶手条件”。

满足第一个条件的,除去被害的望和,有13个人。分别是住在这里的浦登家族成员——柳士郎、美惟、征顺、玄儿、美鸟和美鱼、阿清;这个宅邸里的佣人——鹤子、宏户、鬼丸老、羽取忍、慎太母子;还有野口医生。

另一方面,满足第二个条件的或者有可能满足的有六个人。我和江南、慎太、茅子和伊佐夫还有野口医生。

因此,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只有慎太和野口医生。但是,在第二起凶杀案中,野口医生有不在场的证据。而慎太从年龄和能力上考虑,也无法行凶。于是,可能的凶手就一个都没有了。

那么,至此我们的推理碰上了暗礁。可是……我当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在第二起凶杀案中,尽管壁炉中存在暗道,但凶手还是打破窗户玻璃,逃出房间。要是使用暗道,应该更容易逃出去,可凶手却特意打破玻璃,甚至冒着别人听到窗户破碎的声响的危险,毅然从窗户逃出。

我们把这解释成“凶手不知道暗道的存在”,果真如此吗?

或许事实并非如此,凶手其实知道那条暗道。尽管知道,但还是放弃从那里脱逃、凶手为何要采取那样的行动呢?我想到了可能性。

凶手知道那条暗道,可是并没有从那儿走。为什么呢?会不会是因为凶手即便想从那儿走,也走不了呢?这不是知不知道的问题,而是凶手在客观上无法做到的问题。

壁炉中的方形暗道,长宽60~70厘米,只够一个成人勉强爬行通过。相反,如果打破壁炉上方的窗户,两个成人可以轻易地并排通过。

凶手可以从窗户处逃脱,但无法从暗道逃脱。这是因为暗道狭窄,无法通过。也就是说凶手的体型不一般,可能身体相连,有两人宽——比如像美鸟和美鱼那样。

在第一起凶杀案中,即便是她们俩,如果像螃蟹一样横着走,应该能比较容易地通过那个储藏室里的暗门。但是,在第二起凶杀案中,她们却无法利用那条暗道,即便知道它的存在,她们也无法通过。

这样一来,根据逻辑推理,从“暗道问题”导出的答案表明她们是凶手——是的,是这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