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这个系统怎么这么接地气 > 第三十二章 奇怪的摊主

第三十二章 奇怪的摊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传统七十二行,古玩为大,原因是所有人在古玩行里才能体现真正的平等。哪怕您是乾隆皇帝也得让古玩行家三分。说明真正的古玩行家不会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不管你是谁,佩服的只能是有道性的眼力人。

所谓行有行规,道有行道。在古玩界,人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体现出其入行多深和入道多久。而古玩行里的行规,基本上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而且很多都是几十年,上百年传下来的一种习惯。虽然是习惯,没有人强迫,但是大家一直在遵守。如果你不懂行规,就不是在玩古玩,反而分分钟被古玩“玩”了。

古玩行里的规矩很多,有一些还很奇怪。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古玩商需要遵守的,一类是古玩买家要遵守的。过去无论是经营古玩生意的还是收藏古玩的,只要进入古玩行业就要了解和懂得行内的规矩或习惯,否则就无法真正入行。

古玩行业是凭借知识和眼力的行业,懂得的人、内行的人才会买,既然懂古玩,买真买假一般没有退货的规矩。它包括很多复杂的原因。例如古董,基本没有价格行情标准,在交易过程中双方要经过历史、文化、鉴赏观点、识别能力等综合知识的较量之后自愿成交。

作为店家,摆在明面上的是给不懂古玩的爱好者看的,摆在暗处的是给行家看的,摆在保险柜里的是给真正眼力买家看的。你有没有机会上手真货,行家也好,藏家也好,主要取决于道性和眼力。眼力好而道性不好也都隔着层,不一定拿出来让你上手。在圈里,有些宝贝不一定想出手才让你看的,真懂才有相互切磋的必要。

过去古玩行看货自古不问来路。你就是再怎么问,持有人也绝对不会说实话。不像今天的拍卖行,藏品要看流传有序。如果不具备极强的专业素质和识别眼力就不可能征集到好、少、精、奇、绝的古玩艺术品,况且有些古董连卖家都研究不透。

实际上买卖古董是买卖双方知识领域方面的较量,也许卖家卖漏了,也许买家买假了买错了,只能各自总结经验教训,它与欺诈行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所谓古玩行一般人不敢涉足,难就难在辨别真假上。古玩业的内涵对外行人来说是无法摸清的。

历史上古玩业在商品、价位、真伪方面以及商家之间的各种信息是相互保密的,即使得到了某些信息也仅是心知肚明,从不扩散或外传,更不能有意贬损对方。古玩商的强项是能识别真假,准确评估价格,但是辨伪知识和价格信息都不会轻易透露,因为这些是他们生存的重要手段。

陈墨自然知道这些古玩界墨守成规的道理,你要是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宣扬这幅画是赝品,其他人谁还会买。正所谓断人钱财如同害人性命,这摊主万一事后打击报复可就不值当了,所以哪怕陈墨已经看出了这副画乃是后人仿造的却也只说自己拿不准。

虽然旁边的闫肃是看不出这里面的道道,可是黄连喜却是早已心领神会,他知道陈墨已经看出了这副画的真假,但是却没有有点破自己,知道自己今天碰上了道上的人,也就不在过多纠缠,做了一个请随意的手势后,就赶紧上街去寻摸新的目标了。

“看来干哪行都不容易啊”

陈墨摇了摇头,转身就要离开,突然听到旁边的摊位上两个人的对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