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于丹论语感悟 > 智慧之道(4)

智慧之道(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师转身接着讲课,没过几分钟,这小男孩站起来了,说是五千零五十。老师大吃一惊,问你怎么算出来的?那小孩说,一加一百是一百零一,二加九十九是一百零一,三加九十八还是一百零一,这样两头加,加到中间,五十加五十一还是一百零一,那么五十个一百零一不就是五千零五十吗?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大数学家高斯。

小高斯用的这个方法,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叩其两端的方法。

我们会碰到许多问题,关键在于要找到一种最简便的解决方式。在生活里,我们多容易按照既定的逻辑去走啊!我们能够跳得出来吗?只要我们问一问所谓最好和最坏的情况,也就跳出来了。

我们在这样的思路上去解决问题,就不至于在细节的纠缠中耗费太多细腻的心思。

关于智慧,每个人如何去彻悟,还是有方法可寻的。所以,以知识作为积淀,以智慧作为我们努力提升的境界,每一个人循着自己的心往前走,都能够找到他的意义,都能够丰富他的人生。

孔子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道"指天地大道,天地间真正的道理,也包含着很多知识。"人能弘道",人可以使这种道义弘扬、扩大,而不是说一个死的道理、死的知识,摆在那里,它就一定能够让一个人丰富壮大起来。"弘道",关键就是人怎么样去把一个道理运用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让自己真正把它激活?

我们的生命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不仅是一种思想、知识的载体,而且是一个可以激活"道"的主体。一切澎湃于心,让我们真正能够在心里面有所酝酿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努力。

从事任何一个职业,学习任何一门学问,最好的境界是什么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

在今天,"知之者"不难做到,我们去学一门知识,拿一个文凭,读一个专业,多简单啊。拿到的文凭,就是你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你拿着这个文凭就可以说我已经是"知之者",但这是最低的层次。

比这个更高级的是"好之者",就是对这个行业,我有一种真正的爱好,我会孜孜以求,会在这个事情里面不断灌注自己的热情、灵感,不断探寻追问,最后把它激活。一般人会觉得"好之"已经不容易了,能够那么投入。"好之者"固然投入得深沉,但有时候会未免沉重,有人会把毕生的精力包括休闲的时间都用在上面。"好之者",我们经常表扬他们的一个词叫"呕心沥血"。但是,显然这还不够理想。

用孔子的话说,最高的境界叫"乐之者",也就是说乐在其中,生命在这个职业中的穿越是莫大的享受,这个过程时时刻刻都是快乐于心的,他所得到的也许不是一份薪水,不是一个业绩,不是一个表扬,而是自己生命的那种大欢欣。

也就是说,"乐之者"的这种境界,就是我学了一种知识,做了一份职业,在终极穿越的过程中不仅是这个行业成全了我,而且由于我自己的心智成全了这个行业,在这种相互成全中,我获得莫大的享受与欢乐。这是一个大境界。

我们今天从一开始就说到智慧,这个世界的智慧有些是可以去观察的,有些是可以去感悟的,循着圣贤讲的这么多道理走下来,最后我们会知道,智慧最高的境界在于自己心中通彻的透悟而最终成就生命的欢欣。

所以,只要有自己的心智在,智慧才能够从知识转化而来。这种融入你的心智的东西,是内心中最好的酝酿。

有一个小故事说得好:有一个哲学家,他每天都在思考人跟世界之间的关系。有一次,他要做一个主题演讲,他很困扰,不知道怎么来把这个关系理顺。他准备演讲稿的时候,他几岁的小儿子在旁边不停地捣乱。

他没法安抚住这个孩子,烦得不行,就随手翻杂志。忽然翻到杂志的封底是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地图,就顺手把这一页撕下来,撕成了很多碎片扔在地上,跟孩子说,你现在把这张图画给拼上,能拼好就给你奖赏。他给了孩子一卷塑料胶条。他想,这么大点的一个小孩,这个图够你拼俩钟头的,这回可以安静了。

结果,还没有半小时,那小孩就拎着用胶条拼好的地图来了,说,爸爸,我把它拼好了。他一看,大吃一惊,果然是拼对了。这个孩子根本没有地理概念,他就问孩子是怎么完成的。

那孩子笑嘻嘻地把那个地图翻过来给他看,说:"爸爸,我发现这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是按照这个人头拼的。我想,这个人如果是正确的,那么那个世界大概也就正确了。"这个哲学家恍然大悟,他马上知道了第二天要演讲的主题:一个人正确了,他的世界大概也就正确了。

"一个人正确了,他的世界大概也就正确了。"明白这个态度,就是生活里面最高的智慧。这种智慧发乎心灵,止乎生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