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东莱五记 > 砸琴

砸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古登州和莱州交界那儿有个临海的城镇,那里素来出一些有意思的人物。www.xiashucom.com他们在当时没什么名声,只是到了后来人们回忆起来时,才觉得这些人的特异。他们在世时与邻人一样,挑担荷锄,做些田里营生,穿戴举止似乎也没有什么两样。再说平时大家都忙于生计,讲究的都是田里的话头,哪里有工夫注意另一些琐屑。

其实一个地方的文明根基不可能起始于一朝一夕。传说这个城镇是颇有来历的,它是两千年前受秦人追杀的一支人的藏匿地,准确点说就是那个骗了秦始皇出海求仙的徐福的后人,这些人为了避难,就先后逃到了这个荒凉僻远的地方。那时这儿可能只是个小小村落,并没有稠密的人烟。初来者行为低调,与当地人没有争性,一般人也只把他们当成了沦落的难民。当地人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望族,不过是溃散了而已。他们来的时候也不可能带来满囊满柜的书籍,可是学问会装在肚里,家教和传统也要随身而来。就这样,他们改名换姓,不再姓徐,而是姓曲之类。“曲”与“屈”同音,内中藏下了一个冤屈的意思,也藏下了一个委屈自己的意思,反正是要好好安顿和忍受下来,准备有朝一日东山再起。

这个城镇的壮大发展,有人认为除了新来的曲姓的缘故,关键还有另一些徐福后人的陆续加入。反正这里后来姓曲的越来越多,只是到了后来才突然增多了徐姓,可能是有些人年代久远以后改回了本姓罢。这里的人格外少言寡语,做事扎实但不事声张,喜欢晴耕雨读。开始的几年里,他们主要是垦田务农,后来才下海捕鱼。这其中驶船的好手极多,他们好像天生就习水性通海路。更有人会医病,会看星象和算卦等,反正懂得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夜里读书的人多,弹琴作画的人多。有一次一个下乡巡视的官员远远听到一个草寮里传出了琴声,就让轿夫停下来。这个官员在原地静静地听了许久,最后下得轿来,踉踉跄跄地奔到那个草寮跟前,这才发现是一个白头老翁正闭着眼拨一把破琴。官员施了一个礼,然后问老人话,老人竟两耳全聋,只张着嘴巴唔唔应答,嘴里没有几颗牙齿了。官员流连了一会儿才遗憾地退去,说可惜不能交谈,原来这里有这么一位高明的琴师!一年后官员再次寻找那个草寮,有人告诉说那个老人已经过世了,起因就是弹琴时被一个人冲了,说上年纪的琴师最忌抚琴时被人冲惊;就这样,老人一病不起,不出半年就走了。

镇子里有不少坚持练字的人,这种传统一二百年里都没有断过,直到今天依然还有一些地方书法家。由于书画同源,画一手好画的人也不少见。所以到了近代,有不少仿制古代名家的作品,这样做并非为了市利,而是为了挂在屋里自己欣赏。后来有人专门去那儿收购这些字和画,以用于官商往来。现在那一带只要出现了假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有人从那个城镇买来的。

琴棋书画,琴是摆在第一位的。琴是中国古琴,但延续到后来,各种琴都受人喜爱了。这里的人特别喜欢一种蟒皮制成的琴,因为它的声音仿佛来自海滩深处,听起来格外撩动人心。许多人听了,都觉得这声音有一种说不清的诱惑力。由于专门的乐器店少见这种琴,所以就要倚仗当地的制琴师傅。有名的师傅都是祖传的,他们个个身怀绝技,遵守传儿不传女的老规矩。爱琴的人不一定是弹琴的好手,他们只是爱,只是精于收藏而已。收藏是一种奇怪的嗜好,是一种癖,一旦迷上就很难改掉。

那儿有一位有名的制琴师,出自他手的琴在方圆几百里都享有盛名。他会制作好几种琴,然而最有名的还是那种蟒皮琴。城镇的一户收藏世家存有一把上百年的古琴,一切保护良好,唯有蟒皮裂开了。无奈中也只有找这个制琴师傅重新镶造了。内行人都知道,一把琴的高下贵贱,最关键的就是这蟒皮的搭配与选择,更有制作功夫的粗精。凡艺术都倚仗灵感,制琴当然是门大艺术,而这门艺术的穴位就在琴体与蟒皮之间。收藏家因为爱琴,心思不用在别处,所以家里的经济营生一般,虽然不算家徒四壁,可也好不了多少。他好大年纪才娶了一个妻子,两年后生子,老年得子疼爱得不得了,平时他和妻子与孩子是须臾不能分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