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北山惊龙 > 第二十四章 自助天助

第二十四章 自助天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出云口,经年累月,吐着无穷无尽的如絮白云!

从没有人知道它究有多深?困为它始终满满的盖着白云,有人说下面是一个深涧,一直通往东海,下面住着一条老龙王,经常嘘气成云。www.mengyuanshucheng.com

也有人说,下面金庭玉柱,住着神仙,每当月白风清的时候,神仙们时常在列仙坛上游息。

大家都在这样说着,反正古老的传说,总离不开神话,也就因为云深不知处,才产生了许多说法。

但现在有人掉下去了,掉下去的人,侥幸并没摔死,他依然活着,活在与世隔绝的壑底,这人就是毕玉麟!

当他不知经过了多少时候,从昏迷之中,逐渐醒来,发觉自己身子,好像被挂在什么之上?虚飘飘踏不到地!

心中感到甚是惊奇,张开眼睛,向四处一瞧,发觉自己身子,仰天躺卧在无数藤蔓纠结的藤网之上!

这一片藤网,是从两边峭壁上直挂下来,敢情年代久远,在地上生了根,又互相盘结,密如蛛网,高挂半空。

毕玉麟怎么也想不起自己怎会躺在这张藤网之上?他慢慢的目光移动,打量着四周,这是一条狭长得像弄堂似的山谷,两边峭壁插天,头上覆盖着白云。

他缓缓坐起身子,伸手一摸,屠龙剑,还是好好的挂在腰上,怀中银两、手绢、和一瓶“辟谷丹”,丝毫没少!

啊,这是什么?他伸手一掏,取出一方色泽晶莹,入手温煦的玉块,不由怔得一怔,“万年温玉”,怎会放在自己怀里?

毕玉麟慢慢回忆,想起万年温玉,被天毒子公羊锋抢走,自己和珠儿、辛文三人,从七星岩出来,一路追到落山庙,夭毒子运功完毕,自己因抢救三湘七泽总瓢把子一掌震乾坤欧阳洛,独斗天毒子,被他毒爪划上手背,中了剧毒,后来好像又被一股强猛掌力,击中胸口……后来……

毕玉麟极力思索,再也想不起最后发生了什么?当然他根本不知道公孙燕一路上发生的事故,也不知道他一条小命,全仗茅山毒指一粒起死回生的“毒龙丹”挽救过来的。

但他一想起自己中毒之后,又被人一掌击中胸口,当然身上负伤不轻,可能自己已经昏死过去。

当下连忙闭目调息,试一运功,只觉内腑之间,好像受过重伤,目前业已好了大半,只是真气耗损,这一运气,便有真力不继之感。

心头不由稍微宽慰,暗想,只要伤势不重,修养上几天,就好复原。

他哪里知道要不是以前服过一粒“紫雪丹”,光凭茅山毒指的“毒龙丸”,伤势哪会好得这般快法?

毕玉麟虽然不知道如何会落到这山谷藤蔓上面?但既然来了,总不能老被悬在半空之上!

他仔细打量着这片纠结藤蔓,离地少说也有十来丈光景,如果换在平时,不难飘身而下,可是此时,自己重伤初愈,手脚酸软乏力,但比起寻常人来,还是要矫捷得多,何消片刻,便已落到地上。

举目打量,原来这是一条狭长山谷,藤蔓纠结之处,正是狭谷的尽头,往前走去,谷底到处都是乱石沙砾,人行其上,发出沙沙轻响。

这条狭谷,全长大约只有一百来丈光景,便已走完,此处地势较宽,全是磋峨巨石,有许多大石,堆积得有如小山。

但走完狭谷,使毕玉麟感到失望的,是四周石壁如削,高耸入云,哪有山路?他已推想到自己是在昏迷中堕下谷来了。

自己侥幸被山藤兜住身子,没有跌死!

可是目前身陷绝地,这里既无树木,又无野兽,除了鳞峋大石,根本没有吃的东西,也极难生存。

哦,自己在朝真洞石窟,带来的一瓶三百六十五粒“辟谷丹”,只用过几粒,一天只须服上一粒,即可不饥。

那么这里虽然找不到吃的东西,自己也足可维持一年之久,有这许多时光,就不难想出脱身之法。

他心中想着,因狭谷这一头,地势虽宽,但都是嶙峋大石,人只在石堆中穿行,没有藤蔓交结的那一边来得平整,这就依然折回原处,心想找个平地,运功调息。

目光一瞥,只见自己掉下之处的藤网上面,靠壁之处,好像有一方平整大石,像石床似的,横放石壁之下。

心中一喜,急忙抽出屠龙剑,斩开藤蔓,走近一瞧,原来这是一块长方形的青石,通体整齐,足有六尺来长,三尺来宽,出土也有三尺光景,四面极平,伸手一拂,石身竟然平滑异常,入手清凉,心中更是喜不自胜。

当下就把四周枯藤,用剑削去,又把地上高低不平的石块,一齐捡去,忙了顿饭光景,总算把坐卧起居的新居附近,整理干净。

空中如幕如慢,密密纠结的一片藤网,正好遮在头上,不但可蔽风雨,而且还能挡住从峭壁上滚下来的石块,当真美妙已极!

毕玉麟心中暗想,不知珠儿现在哪里,如果她也在这里的话,瞧到了一定会十分高兴。

抬头瞧瞧天色,只是一片自茫茫的云层,不知道是早晨还是下午?腹中已感到饥饿,取出“辟谷丹”,吞了一粒,又在右边石壁上,用手接着涓涓细流喝了几口,就在大青石上坐定,闭目垂帘,运起功来。

他练的原是天门派的正宗内功心法,而且素有根底,再加服了茅山毒指的“毒龙丸”,此时一经内功催动,发散得更快,一会工夫,便觉胸口舒畅了许多。

渐渐感到“尾龙穴”上有一缕凉气,顺着背脊而上,直透“百汇”,缓缓从鼻梁咽喉,下注丹田。

同时也感到从自己胸口之间,另有一股阳和之气,缓缓的和这缕清凉之气会合,沉注丹田。

凉气不住的从“尾龙穴”源源透入,阳和之气,也不住的从胸口暖起!这一冷一暖两股气流,居然随着自己运行真气流转,遍注四肢百骸。

毕玉麟感到十分惊奇,因为这两股气流,根本不是从自己体内引发出来的,分明是由身外传入。

忽然他想起自己怀中,揣着一方万年温玉,这股暖气,正由胸口直透肌里,敢情就是万年温玉上散发出来的。

那么,从“尾龙穴”传来的这股凉气呢?莫非是从自己坐着的这方大青石上透过来的?

一时不知这股凉冰冰的寒气,是好是坏?只是这两股气流,流注周身百骸之后,大感神清气爽,想来不致有什么害处,也就不加理会,继续用功。

幽谷之中,照不到日光,云层渐渐黯淡,时近黄昏。

毕玉麟运功完毕,走下石榻,发觉自己这一阵运功,精力业已恢复了大半,心头甚是高兴。

但心中却念念不忘那一丝凉气,究竟来自何处?跨下石榻,就仔细地端详着这方大青石的形势。

这靠近石壁脚下,泥石夹杂,并无异处,而且石壁上的石纹,十分粗糙,大青石却通体细滑,入手清凉,显然和石壁并非天然生成。

最奇的这方青石,四周平整,犹如人工磨就一般,在这深藏壑底的死谷,从无人迹,哪会有人琢磨这方石榻?

毕玉麟越看越觉好奇,蹲着身子,在大石四周,仔细察看,但除了摸上手特别清凉之外,实在想不出什么道理。

取出屠龙剑,在大石边上,挖了一阵。

这里砂石极松,一会工夫,便看到这方青石,下截埋在地里,只有一尺光景,底下发现粗如人臂的黄精,像无数黑蟒般,纠结成一堆,越到里面越多,挖了几支,入口一尝,竟然甘芳无比,心中更是高兴。

记得自己小时候,常跟着挖掘药材的人到山上去,那时瞧他们偶然掘到一支只比拇指略粗的黄精,就说什么是百年灵物,补神益气的珍品,这大石下面,支支粗如人臂,怕不是都有几百年的东西?

启己这瓶“辟谷丹”,还是师祖遗留下来的,吃一粒,就少一粒,如今发现了这许多黄精,足够自己食用,“辟谷丹”练制不易,就可以省下来了。

心中想着,也就不再挖掘,兴匆匆拿起两大段黄精,在泉水中冲洗干净,放到大青石上。

这一阵折腾,天色已是大黑,一个人坐着无聊,在砂砾地上,练了一会剑法,就爬上石榻睡觉。

哪知才一躺下身子,顿觉一阵阵的凉气,从大石上传来!照说这时正当隆冬,气候严寒,但毕玉麟身上怀着一块万年温玉,温暖之中,有这一丝清凉,反而使人感到无比舒适。

第二天清晨,毕玉麟起身之后,就坐在石上吃着黄精,只觉入口清爽,好吃已极,一口气把两段黄精,一齐吃了,一面抬头望着对面峭壁,怔怔出神,自己落在这四面壁立的绝谷之中,除非长了两个翅膀,不然只怕一生也无法出去。

啊,不,自己前些日子,被九爪神龙阎怕修推入朝真洞石窟,而且还被他毁去开启石室的机扭。

当时自己也以为活生生的饿死无疑,结果却因祸得福,反而得到“洞元记内篇”,练成旷世武功。

他一想到“洞元记内篇”,忽然灵光一闪!

暗想:自己反正一时想不出办法,这段时间,何不趁机练习“洞元内篇”上的“鸿钧真气”?一念及此,立即伸手从贴肉之处,取出“洞元记内篇”,仔细推究参详。

要知他对这篇“鸿钧真诀”,早已背得滚瓜烂熟,此时取出书本,重新研读,虽有不甚了了之处,但大致已能通晓,这就按照真诀记载,练习起来。

他这会一个人困居在这天井似的绝壑之下,肚子饿了,就以黄精为粮,心无杂念,自然进步神速!

转瞬之间,两个多月过去,毕玉麟只觉以前深奥难解之处,也逐渐从勤练实习之中,领悟体会。

这天下午,练功完毕,取出屠龙剑,蹲着身子,挖掘黄精,他因这多天来,先前只是从大石四周挖起,后来渐渐挖到里面,最近已经挖到大石正面底下,黄精数量减少,但掘出来的,却比以前的更是粗大。

这会挖了一阵,伸手掏摸,依然找不到半支黄精,但发现这方青石,却是上下四方,平平整整的一块,出土三尺,埋在砂石里,只有一尺光景。

心中暗想,要是把这方大石,翻了开来,底下一定还有最大的一支。

毕玉麟一时不由童心大起,两手托着大石一端,用力往上一抬,哪知这方重逾千钧的巨石,竟然应手而起,被自己托了起来!

毕玉麟原是好玩,心理上丝毫没有准备,这时真的一下被自己托了起来,不由又惊又骇,呆得一呆。

要知这方巨石,份量何等沉重,他一时用力,托是托起来了,但事先既然没有准备,这微微一楞之间,陡觉压力沉重,两手再也支持不住,要待放手,势非压着自己脚背不可,心头一慌,双手往外一掀,只听“蓬”的一声大震,大青石翻了一个大转身,原来埋在砂石中的一面,一下翻到上面。

毕玉麟早已惊出一身冷汗,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有这大的力气。

其实他哪里知道黄精原是大补真气的东西,像这般粗大的黄精,已是世上罕见的珍品,他以此为粮,真力自然大增。

同时他练的“鸿钧真气”又是玄门无上绝学,只是他火候尚浅,未能运用,所以一下抬起大石之后,就后力不继。

毕玉麟往下一看,只见大石移开之处,果然还有一大堆黄精,中间一支,竟然比手臂还粗,心中大喜,急忙拿过长剑,把它一起掘了出来,放到地上。

一面暗想:这方大石要把它移到原位上才好,方才既能把它抬起,移复原位,也化不了多大力气。

心中想着,正待俯身去推!

忽然目光一瞥,只觉大石中间,好像隐隐有光!

这时正当中午时分,狭谷上空,虽然密密层层的堆满白云,但经阳光照射,依然十分明亮!

毕玉麟这一发现,立即俯身瞧去,大石底部和上面一样平整,一样光滑,身临切近,依然只是一方青石,丝毫瞧不出异处,但走开几步,从侧面看去,青石中间,隐隐有着光彩!

心中不由大奇,难道这方青石中间,真有什么宝贝不成?

不错,这方青石,自己睡在上面,一直感觉无比清凉,心中早就觉得奇怪。

何况底下还附生了许多又粗又大的黄精,定是受石中宝物的灵气感应而生,难怪自己两个月来,内功精进神速!

他想起辛文说过,她师傅天琴子老前辈的这方万年温玉,当年就是在七星岩石中得到的。

那么这青石里面,凉冰冰的,想来是万年寒玉了?心中越想越觉有理,好在自己的屠龙剑,可以斩金切玉,何不试上一试?

当下那还怠慢,看准大青石隐隐透光的部位,做好记号,把一方大石,分做左右中三段,然后取过屠龙剑,右腕运劲,剑锋对准左方切下。

屠龙剑古代神物,何等锋利,剑锋过处,坚滑如玉的青石,果然应剑而分,毕玉麟心中大喜,急忙再把右方切开。

一块长方形的大青石,立时被切成三段。

毕玉麟俯下身去,朝中间正方形的一块,仔细一瞧,果然石心中间,隐隐透着一丝似有若无的光亮!

心知宝物还在里面,这就坐到地上,小心翼翼的举剑削着外面石皮,一时又怕无心毁损宝物,不敢十分用力。

这样足足削了顿饭光景,把四方的一块大石,削得只剩了碗口粗细,一尺来长的一根石柱,仍然一无所获。

只是石质越往里面,越觉细腻!

毕玉麟不住的拿着向空照着,只觉里面隐隐透出银光,不知究是什么?这会毕玉麟可更加小心,不敢再削,只是用剑锋慢慢刨着。

这样又化了顿饭光景,才把碗口粗细的石柱,削得只剩下比拇指略粗的一支,再往空中一照,此时玉质已成透明,只见石心正中,约有笔杆粗细,六寸来长一般银霞,拿在手上,一股凉气,直沁指头,心知这一支银色东西,准是宝物无疑!

这就用剑先把头上两寸来长的青石切去,再将下面半截,同样切断,刚一举手朝下半截切断之处瞧去!

倏地“滋”的一声细响,一丝清泉,细如人发,从下半截石根切断之处,直喷出来!

毕玉麟猝不没防,登时被溅了一面,只觉清芬扑鼻,口中同时也尝到一点,甘芳凉滑、沁人心脾!

急忙定睛瞧去,那一丝清泉,还在不停的喷出,一时福至心灵,恐怕洒落可惜,赶紧张口吸住,往下吞咽,一丝灵泉,顺喉而下,立时觉得心身轻爽,头脑灵空!

一会工夫,已被吸得涓滴无存,再向空中一照,里面只剩了一支空管,银色东西,已是不见。

毕玉麟虽然不知自己服下的乃是灵石仙乳,千载空青,但也料想得到这石中清泉,定非寻常之物,自己何不运功试试,心中想着,就在地上盘膝坐好,按照“鸿钩真诀”的练功心法,运起功来!

哪知才一运气,只觉全身一片清凉,真气流注,连生死玄关也畅通无阻,而且一呼一吸之间,整个身子轻若羽毛,直欲飘飘飞起!

毕玉麟知是石中灵泉之功,心头不禁狂喜,同时立即收摄心神,依然按照真诀心法,逐一做去。

这一会居然水到渠成,“鸿钩真诀”上先前还有许多疑难之处,此时也心领神会,豁然贯通,真诀上说到的,自己已能悉数做到!

毕玉麟心中又是一阵惊喜,难道自己在这短短时间之内,已把“鸿钧真气”练成功了?

他哪知方才服下这一管灵石仙乳,千载空青,乃是修道人梦寐难求的旷世灵药,足可抵得玄门正宗内功一甲子修为。

毕玉麟内功原有根基,这两个月来,吃了许多黄精,真气已极充沛,再经两个月苦练,“鸿钩真气”虽未练成,也早已有了良好基础,此时功力骤增,自然水到成渠,一通百通。

毕玉麟虽知这一定是方才服下灵泉的功效,但“鸿钩真气”会有这么快就已练成,心中还不敢相信,凝神静气,依照口诀,再练了一遍。

果然在这片刻之间,随心运用,意念一动,真气流注,自己虽然不知道“鸿钩真气”,练到这一境界,已有几成火候?但“鸿钩真气”业已练成,已是事实!

毕王麟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所及,只觉二十丈外,地上砂砾,居然清晰得历历可数!自己自从练习内功以来,就目能夜视,但那时只能看到二三丈以内,如今居然可以看清一二十丈之外,心头这份狂喜,当真不可言宣!他站起身子,又扑的在地上跪拜,口中喃喃的道:

“师傅,弟子练成功了,弟子没有辜负你老人家的期望,从今天起,弟子要以天门派第十四代传人的身份,行道江湖,誓必从双龙堡主手上,追回本门秘笈。”

说完拜了几拜,才站起身子。

但一瞬之间,他抬头瞧到高出云表的峭壁,心头又不禁嗒然若丧!

自己虽然仙缘旷世,练成“鸿钩真气”,但即使武功再高,要想从这天囚似的削壁上,飞渡而出,恐怕也无法做到!

不,天无绝人路,自己不相信这几座削壁,真能困得住自己!

他虽然自己宽慰着自己,但心中可也明白,摆在眼前的,总究不是人力所能克服的困难!

他渐渐低下头去,想起离家十二年的父亲,也想起倚门而望的老母!还有,在双龙堡石室为了让自己脱险,才自震银针而死的师傅……

“我非出去不可!”

毕玉麟突然抬头,仰天大叫!

半空中覆盖着如幕如慢的藤蔓,正是自己从崖上堕下,赖以不死的恩物,山风吹拂,宛如一张蛛网,临风飘动!

毕玉麟忽然灵机一动,暗想:这峭壁上,倒挂着不少粗逾人臂的藤蔓,全都根在上面,藤蔓往下垂,这类蔓草,固然到处生根,如果上面没有山藤,决丕会蔓延下来。

虽然,每根山藤最长也不过十丈八丈,但只要削壁上一路都有,以自己目下的功力,就不难攀援而上。

他想到这里,顿觉生出一线希望,暗想:此时已是黑夜,自己不如好好睡上一晚,等明天天色大亮之后,再设法吧!

当下就把掘出的黄精,在泉水中冲洗干净,饱餐了一顿,然后倚着石壁,沉沉睡去。

这是一个隆冬的中午!

幕阜山北面的通城,地当湘鄂赣三省交界,原是一个山城小邑。

在凛烈朔风的呼啸之下,这条平日较为热闹的府前大街,也显得行人稀少!

银山楼,是通城最大的二家酒馆,棉帘低垂,刀勺之声,直达户外,酒肉香味,迎人扑鼻!

这时酒楼门前,来了一位身穿蓝衫,腰悬长剑的少年,他抬头望了一眼,便信步走了进去。

通城虽是一个小邑,但因地当湘鄂通道,又邻近赣省,行旅往来不绝,是以这家酒馆,生意兴隆,楼下一共只有十来张桌子,早已坐满了人。

蓝衫少年略一顾盼,就举步向楼上走去,登楼一看,只见地方宽敞,打扫得十分干净,此时也有六成座头。

蓝衫少年刚一跨上扶梯,早有店伙迎着过来,招呼道:

“客官请坐!”

边说边把他让到靠窗的一张空位子上落坐。

蓝衫少年要坐未坐之际,耳中忽然听到身侧有人轻“噫”了声。

回头望去,只见邻近自己的一张桌上,坐着一青一白两个妙龄少女!

那穿青衣的一个,背向自己,瞧不清面貌:穿白衣的年十六七岁。

弯弯长眉,眼如银杏,粉腮上漾着一对梨涡,正在偷偷的打量自己,被自己一瞧,脸上倏地一红,慌忙别过脸去。

青衣少女却忽然转过头来,她只瞧了一眼,便发觉蓝衫少年的目光,也正在瞧着她们,立即又回过头去。

蓝衫少年敢情被她们这么瞧着,顿时感到俊脸一热,自己这样打量人家姑娘,要是被人瞧到,还当自己是儇薄少年,当下也赶忙正襟坐定,不敢多看。

差幸店伙捧着茶盘上来,替他倒了一杯茶,一面问道:

“客官要吃些什么?”

蓝衫少年要了一碗汤面,和一笼包子,店伙退下之后,蓝衫少年只觉邻桌两个少女,不时的在偷瞧着自己,而且还不住的窃窃细语。

她们声音说得极低,听不清楚,但有时却依稀可以听到“他”“他”的,好像就在说着自己。

他心中一阵纳罕,暗想自己从没见过她们,她们不是认错了人,便是认识的人中,有一个和自己面貌,长得极像……心中想着。

只听那白衣少女低低的道。

“三姊,你过去问问他咯!”

她声音虽然还是极低,但这一句话,蓝衫少年却听得极为清晰。

“嗯!”那青衣少女口中轻应一声,随听邻桌响起一阵细碎脚步之声。

那两个少女,竟然同时站起身子,缓步走了过来!

青衣少女年约十八九岁,生得眉目如画,粉腮含春,俏生生的走近桌边,轻启樱唇,低声说道:

“请问相公高姓大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