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妙贼王子 > 第二十三章 卒死青龙山

第二十三章 卒死青龙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香武与小雀儿二人双双往前奔,杨香武一心想看丁玲咚,他此刻的心中很矛盾。www.xiaoxiaocom.com

杨香武心中的矛盾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他很想知道那丁玲咚她就是七王妃的女儿,但另一方面他又怕丁玲咚是七王妃的女儿,因为在他的心中,他似乎喜欢上丁玲咚了。他也喜欢小雀儿,但他又忘不了丁玲咚。

杨香武的心中沉沉地,便也步履重重地慢下来了。

小雀儿不知道杨香武的心事,高兴地挽着杨香武的手指着前方,道:

“香武哥,你看,咱们快到长城了。”

杨香武没回应,因为他发觉一大批人正自那刚修补没几年的长城堡门往这里走过来。

文小雀儿也不说话了,她眨动着美眸看过去。

那批人真不少,足足有二百多人过来了。

长城外有风沙,黄沙飞扬半空中,人群中有的可真叫难辛呐。

这批人是干什么的?难道也是迁徙移民吗?

杨香武不由得手摸布袋,因为他动了恻隐之心。

双方遇在城墙下,杨香武一声叫:

“都站住。”

人群中有人高声叫:

“叫俺们站住干啥呀,站得久了你管饭?”

杨香武笑笑,道:

“我问问你们这是干什么的,携家带眷到关外,关外天冷,不怕冻死呀。”

柱杖过来个老太太,这老女人张嘴没有牙,精神可大,她上下看看杨香武,又有十几个汉子也围上来了。

老太太问杨香武:

“你是什么银?”

“我不是‘银’,我是‘人’。”

“你这小伙子开什么玩笑呀,俺们都是有家有业的“银”

“呀,人家八旗夺江山,咱们的大家子被没收了,咱们这是迁庄到关外渡荒去的。”

杨香武听得心一疼,这与上一批没两样,不由回头看看小雀儿。

小雀儿明白杨香武的心意,她微点头。

杨香武一狠一咬牙,他伸手自布袋中摸出一把银锭还有一个金锭,他送到老太太的面前,道:

“老奶奶,你收下吧,一路之上要花用的。”

老太太发了呆,她冒出一句不该冒出的话,道:

“我说小伙子呀,看你这么大方,你若不是最好的人,你就是个坏蛋。”

“怎么说呀,老奶奶?”

“你送俺们银元宝来的正,你是个大好人,你这金银来的不太正,那你就是个大坏蛋。”

“就算我是偷来的吧,你收下。”

“你小偷呀。”

“我说老奶奶,你如果不收,没关系,咱们抽腿往后蹬——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杨香武正要收回银子,老太太的手更快,一把夺了过去,她吃吃笑了。

“我说小伙子呀,这年头谁最有银子呀?”

“有势力的人最有钱。”

“这不就结了,有势力的人怎么会有钱呀?还不就是巧取豪夺弄来的,你今弄了他们的钱,小伙子,你是个义士呀,唔,你再把这银子送穷人,小伙子,你不但是个义士,还是个侠客呀,好,老身我代表我们李家庄的人收下你的这些银子。”

杨香武一笑:

“还以为你老不要小贼的银子呐,哈……”

“收,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呀。”

有个汉子指着杨香武布袋,道:

“咱们李家庄有二百七十三人呀,英雄呀,多送咱们几锭金锭吧。”

杨香武虽然不痛快,但他还是再送上一锭金元宝。

元宝送出,回身便走。

有汉子大声叫:

“站住,站住。”

杨香武回头一瞪眼,冷叱:

“还想要?还是想抢?”

那汉子迎上去,他笑指长城堡门,道:

“英雄,你已令俺们感动了,谁还会抢呀,那是畜牲们干的,俺们山东老乡不干。”

“那叫住在下干什么?”

汉子手指堡门,道:

“俺是告诉英雄,进长城要小心,守城门的是个总兵大人,他呀,听说是大明叛将洪承畴的儿子他叫洪涛的,他的人马会搜身,俺是想,你带了这么多钱,万一被他们搜出来,可就有点不对劲了。”

一听洪承畴的儿子驻守长城这一段,杨香武露出个吓人的冷笑。

他自袋中又摸出一锭银子塞在那人手上:

“谢谢,我知道了。”

那人一呆,喃喃地看向走去的杨香武与小雀儿。

“真大方,他把银子当石头蛋儿了。”

于是,杨香武与小雀儿二人不急于进长城了。

杨香武拉了小雀儿,这二人走到三里外的小河岸坐下来,小雀儿紧依杨香武,她轻声地道:

“香武哥,你怕那批官兵吗?”

“不,我怎么会怕他们呀。”

“见你在发呆,我心好难过。”

“我是在想,要如何收拾这位总兵大人,因为他乃洪承畴的儿子。”

小雀儿道:

“在过去,如果要杀官,我会怕的,可是与你在一起什么我也不怕。”

杨香武抬头看长城,他指指附近的城垛子,道:

“我们很容易地可以越过城墙去。”

“过去我是过不去的,自从跟我姥姥服了千年参汤之后,我也自觉身轻如燕。”

“太好了,咱们天黑过长城。”

就在这时候,忽听远处人声沸腾,声音来自城门内。

杨香武对小雀儿,道:

“你在此守着这布袋,我独自去看看。”

小雀儿是不会乱走的。

小雀儿也接过了布袋,挺沉的布袋。

杨香武奔向城门口,他从城外看城内,这一看看的他心中泣血——只见——只见城门内的一个大广场上坐的尽是逃荒迁徙的人,那些苦哈哈的人们在争吵着什么。

这些难民少说也有近千人,也许一千多。

这些人的四周全是官兵包围住,谁也不能乱走动。

另一边有难民排成行,一个一个地被搜查。

这批官兵都带笑,有人低声道:

“难民之中有宝物呀,逃难的人带的都是最好的。”

这句话也被杨香武听到了。

杨香武心中火大了,这是什么世界呀。

其实他杨香武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呀,他就不会多想想,这明明是个人吃人的世界,只不过吃人的手段不一样,而眼前这景象只算是其中一种而已。

杨香武为这批往关外迁徙的人悲哀了。

杨香武也下了个决心。

他的决心就是为洪承畴的儿子洪涛制造麻烦。

匆匆地,杨香武奔到长城外,他找到了小雀儿。

“小雀儿呀,快跟我走。”

“行,香武哥,你叫我去那儿我去那儿。”

杨香武带着小雀儿往回头路上走,走到一处山岗上,他二人站在山岗上好像不走了。

于是,只见从长城那面过来了一批一批的迁徙人,那真的是一大群可怜人。

这批人如果不是因为改了朝换了代,他们在山东安居又乐业,谁也有田园一大片,如今全被各地藩王没收了,转眼成了穷光蛋,那些藩王有指令,叫这些关内的人去关外,这就叫双方换换位子过日子。

那年头,东三省有多苦呀,冰天雪地里走上一天也遇不上一个人。

也有人如是说,东三省以北大荒漠,人烟少,苦得不得了,可老天也算有春颜,因为那儿出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杨香武不懂得这一段,他与小雀儿守在山道边,等到第一批人们走过来,杨香武立刻当道拦。

“站住。”

人们见是个少年人,有人就问:

“小兄弟,干什么呀,拦路打劫呀?”

杨香武手提他的布袋高声,道:

“我送你们银子金元宝。”

“哈……”所有听到的人全笑了。

小雀儿不笑,她尖声叫:

“你们笑什么呀?”

有人大叫:

“咱们除了带的种粮与杂粮,真的是一穷二白了,你少年人还拦路开玩笑呀。”

杨香武听得忙回应,他从袋中取银锭,大叫:

“你们看看,我这儿是真金真银呀。”

于是乎大伙全围上来了,杨香武抬头看,围的人那真是里三层外三层,还有挤不进来的在外边高声叫:

“分银子啦。”

杨香武忽地手拉小雀儿腾空飞起来,他二人在当空中掠过了那么多的人之后,二人上了树。

这批人就没想一想,谁会有那么大的本事会从人头上飞过去,他们只追着要银子。

杨香武早就认准了附近坡上的一棵大树,他才会飞身上了树。

他在树上低头叫:

“老乡们,听清楚,等到城门里那些人都来到,我便把我的银子金元宝全数送你们。”

大伙一听,就在树下拍手叫起来了。

杨香武又叫:

“喂,你们都是有庄有寨的人吧。”

“不错,各族也都有族长在。”

“太好了,由你们推派族长走来,我把银子分给当族长的人,别的人退远处。”

事情到了这时候,所有的难民都相信杨香武真的在救济他们了,乐得每人笑哈哈。

这光景大概等了两个时辰,长城门内所有的难民全数来了,一看就有一千多。

杨香武抬头看天色,心中早有了计较。

他在树上看下面,树下围的尽是年长人,还有七个老太太柱着拐杖抬头看,看得脖子也酸了。

大伙都守规矩,一个跟着一个站。

有个老人大声道:

“我的族人有五百多呀,义士。”

杨香武一听也觉对,不能平均给,他提高声音,道:

“以序算族人,多少我自会分。”

小雀儿看得一呆,布袋中的金银有多少呀。

只不过杨香武有办法,他以十锭银子折换一个金元宝立刻分给这些年老的人。分到了最后,分得他只有个布袋了。

所有难民都看到杨香武什么也没有了,只有腰上插的两把刀。

“你们可以走了,我已变成比你们还穷的人啦。”

有个老太太手托两个金元宝,道:“小伙子呀,你是干啥子的,怎么这般不爱钱,你可真够大方呀。”

“我呀,我是个贼。”

“什么?你是贼?”

“是呀,我是贼。”

“我老婆子不相信。”

“老大娘,你想想,我才多大年纪呀,那里会赚这么多的金元宝呀,除了贼之外”他还比了个手势。

大伙一听愣了。

杨香武拉住小雀儿便哈哈笑着走出人群。

这二人走得不回头。

杨香武与小雀儿走到城门楼下,长城内迎上三个官兵,这二人看看杨香武与小雀儿。

“你们是干什么的?”

杨香武立刻回应:

“报信来的。”

“报什么信呀?”

“那我见了你们总兵大人之后才能说。”

“你少狗皮倒灶乱七八糟了,有什么话你不能说?”

“我如果说了以后出问题,砍谁的头?”

那军官摸摸自己的脖子,道:

“有这么严重的?”

“当然有,不信见了总兵大人便知道。”

三个人听得面面相观,还是那军官点个头。

“你二人跟我来。”

杨香武的内心中有什么计较的?

他竟然大胆地去见总兵大人。

当然啦,如果他的总兵大人不是洪承畴的儿子也就算了,若是他洪涛在此坐镇,这机会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也因此,他把带在身边的金银全数给了难民们,他不能带着那么多元宝去见总兵大人吧。

那是一处三合院房子,屋子不大很精致,距离此处的关隘也不过一箭之地。

杨香武与小雀儿二人被带进三合院,八名军士直拿眼睛盯着二人,看没多久,便见正屋门下站了个锦袍鹅冠大汉,他的手上托了个鼻烟壶。

“过来,过来。”这红面锦袍大汉向杨香武二人招手。

杨香武与小雀儿并肩走过去,就快走到门前了,早被两个清兵挡在门前。

“站住,够近了。”

那锦袍大汉看看杨香武。

“你说有要事见我?”

杨香武回应得很干脆。

“非常重要的大事。”

“你可以说了。”

“是有关青龙河上逃脱的那个孩子……他……”

“住嘴,你进来说。”这位总兵大人面皮一紧,只招呼杨香武一人进屋内。

杨香武带着八分装出来的紧张意味,怯生生地走进那间相当精致的屋内。

总兵大人坐在一张太师椅子上,冷厉地问:

“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消息?”

“大人,不是得到的消息,是看到这少年,而且也同他很亲密。”

“你叫什么名字?”

“杨香武。”

“你认识的少年人,他又叫什么名?”

“他自称朱天明。”

这朱天明三字真管用,总兵大人如坐针毡地一弹而起,他抓牢了杨香武吼道:

“快带我去。”

杨香武把手一伸,道:

“大人,我是来拿赏银的,听说赏银是五千两吧。”

“把他找到再给你。”

“不见银子我是不会带你们去找的。”

“你就不怕我杀了你。”

“杀了我你们永远也找不到那朱天明。”

“好,五千两银子给你,小子,五千两银子你要怎么拿呀,那要用车拉。”

“你送我银票呀,要不折合成金元宝,十两折合一两,换成五百两我就扛得动了。”

“好小子,你早就打算好了呀。”

“也算有备而来吧。”

总兵大人巴掌一拍,立刻有个管爷从外走进来。

“大人,吩咐。”

“取五百两金子来。”

“五百两金子呀。”

“另外备匹快马,再选二十个武功好的随本人出公。”

那军官先是一呆,但还是很快的走出屋外。

杨香武的一双眼神尽在这间屋内滴溜溜地转,那位总兵大人的大桌一边还插了一面帅旗,旗上绣了个大大的“洪”字。

杨香武心中直发笑,这一回收获真不少。

果然,没多久,出外的军官走回来,他肩上搭了个大大的麻布袋。

“大人,金子五百两,五两重一个,共一百个。”

“送这位少年人了。”

那军官看看杨香武,道:

“这么多的金条,你不怕被抢呀。”

“鸟为食亡,死不冤枉呀。”

“你这是什么话?”

“我这是大实话,哈……”

总兵大人淡淡地道:

“马匹备好了吗?”

“大人,令已传,教场上在集合了。”

这位总兵大人对杨香武道:

“走,带本大人去找那朱小子,这几年他可真会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