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繁体版 简体版
格格党 > 八卦史记故事 > 第82章 秦始皇本纪(十)

第82章 秦始皇本纪(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巡视了陇西、北地,到达了鸡头山,经过了回中。

陇西在甘肃境内,虽然看起来秦国一直在向东,实质上北边边境也并没有天下太平,匈奴在秦汉期间一直都是强势存在,所以秦国赵国等与匈奴接壤的国家都修筑了长城。去西部北地巡视,很可能就是考察回击匈奴的可能性并鼓舞士气,连同震慑下刚打下来不太久的原赵国势力。

关于鸡头山,也是有一定的说法的。据说当年黄帝也曾经登临鸡头山,还据说此地有黄帝陵,也就是很可能秦始皇在回程的时候拜祭了一下黄帝。回程的时候路过回中。这里的回中据说是秦国的原有宫殿,又在渭水以南建造了长信宫(不知道是不是仿建了回中宫殿,这样七国宫殿都集齐了,可以召唤神龙了。开个玩笑),不久之后又把长信宫改名为极庙,象征天上的北极星(北极星象征帝王)。从极庙铺设了一条通往骊山的通道(骊山是秦始皇陵所在地,古代帝王都是从登基开始就修墓,到死未必能修的完)。把这两个地方连起来,咱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封建迷信的说法。

然后还建造了甘泉宫前殿,然后修筑甬道,让咸阳和这些地方连接起来。

这些都是工程,工程就要用人用钱用粮,要么派徭役,要么用犯人,要么都用,据说请始皇陵用了十几万人修了若干年,直到秦始皇死都没有修完。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这一年,秦始皇还赏赐爵位一级。原因不明(要么安抚,要么庆祝),毕竟这些都是要花钱的事情。这一年决定修筑驰道。

所谓驰道也很容易理解,驰就是跑,修建能跑的起来的路。百度说,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公元前220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自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总体讲就是连接全国主要地方的通路,结合车同轨的政策,就是比较原生态的“高速公路”,主要使用人应该是秦始皇本人以及军政相关系统。

有人说这是秦始皇专用的,别人都不许用,我个人理解秦始皇应该不至于这么败家,军政急件走驰道是及时作出反应稳定政权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个重视权利的君主不会在这个事情上这么昏庸的。

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开始东巡,上了邹峄山。邹峄山在山东济宁邹城附近,虽然山不高,但却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素有“岱南奇观”、“邹鲁秀灵”、“天下第一奇山”、齐鲁名山归岱峄的美誉。

登完山看完风景,还树立石碑,和鲁郡的儒生们商议,在石碑上镌刻颂扬秦朝功德的文字,还讨论了封禅和望祭名山大川的事情。

这里有个重点是,陪他一起的是鲁郡的儒生。第一,是秦始皇表现出了重视招揽当地人的样子,在山东招的是鲁国的儒生。第二,秦始皇表现出了一定的包容性,秦国重法家,刑罚严格到苛刻,而儒家讲究仁爱,不管做不做得到,他召见了儒生,表现出了一定的包容的姿态。第三,他召见儒生讨论的是为自己歌功颂德并且讨论封禅和祭祀(基本上还是给自己歌功颂德的路子),也就是说路线还是没有根本性改变。

商量完了,秦始皇就登泰山了,还竖了石碑,积土筑了祭坛,举行祭天仪式。等到下山的时候,忽然遭遇了狂风暴雨,然后秦始皇躲到了一棵树底下,他把这棵树封为五大夫。

其实说白了,秦始皇雄心勃勃想给老天报个好消息,他做完报告了,老天爷淋他一个落汤鸡。说出去不好听,就把挡了风雨的树给封了个官,给世人看看,老天爷下雨刮风的事是没办法改的,但咱们皇帝还是受待见的,要不怎么能有树给挡风挡雨呢?

祭完天还要祭地,祭地在梁父山举行。具体说什么仪式该在哪里举行,一般有历史记载就按历史记载,哪位圣人这么干过,咱也跟着这么干就行了。要是觉得自己更牛气,就综合的基础上独创一下,仪式也综合考虑,总体思想反正就是那些,苍天啊,大地啊,我们这出了个您的杰出好儿子,给您汇报情况了。您高兴吗?您骄傲吗?以后对您儿子好点啊,让他长长久久啊。

咱们看这次祭祀刻的碑文: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後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後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第一句说皇帝即位,用他的英明神武制定了严明的法令,交给臣下讨论修正完善细节。

下面接着说,现在是二十六年,天下刚刚得到统一(这里可能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又一次统一了,夏商周名义上也都是统一王朝。还有就是天下第一次真的统一了,骄傲脸),天下没有不宾服的。皇帝亲自巡视远方的臣民,登上了泰山,站在高处一览东方的疆土。随行的大臣们追忆往昔,探求这千秋功业的根源,恭颂皇帝的功德。如今的天下治理有道,各项事务生产都安排得当,所有的事务都有可遵循的规范,伟大的真理美好光明,应该成为后世的榜样,永远沿袭下去不要出现变革。

然后说,皇帝本身贤明通达,虽然已经平定了天下,仍旧孜孜不懈地治理国家,每天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地为治理国家,并为国家做出好的长远规划,尤其特别注重教化。因为他宣明政令指导得宜,所以远近各地都得到治理,都遵循皇帝的意志。整体的社会等级贵贱分明,男女依礼行事,谨慎地遵守各自的职责。明显地使感受到内外有别,无出不清净纯洁,这种情况要延续到子孙后代。教化所及,无穷无尽,(即便有一天皇帝不在了)天下人也要遵循他遗留下来的诏令,永远继承这重要的告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